Skip to content

在 Java 编程中,异常处理是确保程序稳健运行的关键机制。throws 关键字作为异常处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将异常的处理责任从当前方法转移到调用者的手段。

1. throws 关键字

throws 关键字用于在方法声明中标识该方法可能会抛出的异常类型。当一个方法内部的代码可能会引发某种异常,但该方法本身并不打算处理这个异常时,就可以使用 throws 将异常抛给调用该方法的上层方法。这样,异常处理的责任就从当前方法转移到了调用者,调用者可以选择捕获并处理这些异常,或者继续向上层传递。

throws 和 try - catch 是异常处理的两种主要方式,它们相互配合,为我们提供了灵活的异常处理策略。try - catch 用于在方法内部捕获并处理异常,而 throws 则用于将异常传递给调用者

java
package com.one.pojian.codes;

public class ExceptionThrow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estThrows1();
        testThrows2();  // 该处会报红:Unhandled exception: java. lang. Exception
    }
    public static void testThrows1() {
        int a = 1 / 0;
    }
    public static void testThrows2() throws Exception {
        int a = 1 / 0;
    }
}

在调用 testThrows2 方法时,由于该方法声明了可能抛出 Exception 异常,所以在调用处要么捕获并处理这个异常,要么继续向上层传递,如果不进行处理就会报红提示。

2. 使用场景

  • 明确方法的异常责任 在设计方法时,如果方法的执行依赖于一些外部资源或条件,而这些条件可能导致异常,使用 throws 可以明确告知调用者该方法可能抛出的异常类型,让调用者有机会提前做好处理准备。例如,数据库操作方法可能会抛出 SQLException,网络连接方法可能会抛出 IOException,通过 throws 声明,调用者能够清晰地了解方法可能面临的风险。
  • 避免方法内部复杂的异常处理逻辑 某些情况下,在方法内部处理异常可能会使代码变得复杂,影响可读性和维护性。通过 throws 将异常抛给调用者,可以保持当前方法的逻辑简洁,专注于核心业务功能的实现。调用者则可以根据具体的业务场景,更合理地处理异常。比如,一个数据解析方法可能会抛出 NumberFormatException 或 ParseException,将这些异常抛出,让调用者根据需求决定如何处理,如记录日志、向用户显示友好的错误提示等。
  • 异常传播与统一处理 在多层调用的方法链中,使用 throws 可以将异常沿着调用栈向上传播,直到合适的层次进行统一处理。这在大型项目中尤为重要,因为可以在更高层次的模块中集中处理异常,避免在每个方法中重复编写类似的异常处理代码。例如,在一个 Web 应用程序中,底层的数据访问层方法可能抛出各种数据库相关异常,通过 throws 将这些异常传递到业务逻辑层或控制器层,在这些层次可以进行统一的日志记录、事务回滚和错误响应处理。

3. 注意事项

  • 声明的异常类型 throws 后声明的异常类型必须是 Exception 或其子类,或者是 Error 或其子类。通常情况下,我们应该声明具体的异常类型,而不是宽泛的 Exception,以便调用者能够更准确地了解可能出现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处理。例如,应该声明 throws FileNotFoundException 而不是 throws IOException,除非确实可能抛出多种 IOException 的子类异常。
  • throws 主要用于声明受检异常(Checked Exception),这类异常在编译时必须被处理。而对于非受检异常(即运行时异常 RuntimeException 及其子类),虽然也可以使用 throws 声明,但通常不需要这样做,因为运行时异常表示程序逻辑错误,应该在编写代码时尽量避免,而不是依赖异常处理机制。例如,NullPointerException 通常是由于代码中对空对象的不当引用导致的,应该通过代码审查和逻辑改进来解决,而不是通过 throws 传递。